民族团结心连心 文化交流我践行——汽车学子以实际行动助力民族团结事业

作者: 时间:2024-08-23

(通讯员:叶丹丹 吉时雨)为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关于民族工作的相关要求,响应国家关于深化民族团结教育、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号召,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学院“民族团结心连心·文化交流我践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汇集了来自汉族、维吾尔族、苗族、土家族、壮族、蒙古族的7名学生,从2024年7月中旬至8月下旬在辅导员叶丹丹老师的指导下,分别在新疆喀什、内蒙古呼伦贝尔、贵州黔东南等地开展系列实践活动,用实际行动书写着助力民族团结事业、促进文化传承与交流的新篇章。


调研与宣讲:“访”民族情·共铸华夏梦

一返回家乡,“民族团结心连心·文化交流我践行”实践团队成员立即到村委会、社区出具介绍信,请求工作人员的协助。随后,在家乡开展了广泛的走访调研活动,通过发放问卷和进行访谈等方式深入了解当地群众对于民族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以及他们对民族团结政策的理解程度。在充分了解当地情况后,团队成员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向村民们宣传民族团结政策的重要性、本地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经济发展、国家在民族团结方面的法制保障与权益维护等内容,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自己的力量。


推介与文化交流:“桥”连多彩文化·共享华夏之美

“这里是中俄蒙三国交界的美丽之地、2024年中国最美县域之一——我的家乡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此刻,草原上正在举行盛大的那达慕大会,这是我们蒙古族的传统节日,也是草原上的狂欢节。请大家跟随我的镜头,一起感受这份独特的魅力……”这是蒙古族学生宝音哈斯自豪地向大家介绍他的家乡及其丰富的文化。“大家好,我现在位于巴楚县博物馆,这座博物馆得到了上海援疆资金的支持而得以建成,它展示了巴楚县乃至整个新疆地区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接下来,请跟随我一同探索这座博物馆的精彩……”维吾尔族学生买尔丹·艾买提通过参观本地博物馆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巴楚县乃至整个新疆地区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这也增强了他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其他实践团成员,如吴世富、吉时雨、杨春辉等,也利用抖音、小红书、微博等新媒体平台生动展现了各自家乡的自然美景与本民族的文化精髓,拓宽了外界对本土文化的认知视野,为地方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此外,实践团还通过线上会议的形式感受多元文化,互相推介家乡的风光与特色,进一步增进了跨文化交流。


惠民服务:“说”普通话·沟通无界走遍天下

实践团成员买尔丹·艾买提与吴世富分别在其家乡——新疆喀什地区的巴楚县英吾斯塘乡及贵州省凯里市的大风洞镇云丰村,积极引导当地居民使用普通话进行交流。他们采用简单明了的方法,教导老人和儿童学习普通话的正确发音与汉字书写,不断地提升了村民们使用普通话沟通的能力,并为他们外出旅行做好了必要的语言准备。


特色服务:“驰”安行天下·绿驾未来

作为汽车工程学院的学生,实践团成员们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术特长,提供农用机械和汽车的检测与维修服务,并宣传推广交通安全知识及新能源汽车下乡的相关政策。他们积极参与乡村建设的具体工作,通过精准的入户服务和“一对一”的宣讲活动,增强了当地居民的交通安全意识,提升了他们对于新能源汽车下乡政策的认识,进而鼓励当地居民选择绿色出行方式,为乡村振兴增添一抹绿色。

通过系列实践活动,团队成员们深刻体会到民族团结意识已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他们与不同民族的成员通过交往交流,加深了对其他民族文化背景的理解,增强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促进了不同民族文化的互相融合。成员们一致表示,他们将在未来用担当、奉献的实际行动谱写民族团结新篇章,悉心呵护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硕果累累。

(C)2019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汽车工程学院 地址:湖北省十堰市北京中路38号 电话:0719-8126301/8126303